中新网11月27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有关情况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会上介绍,组织实施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,可以从惠民生、暖民心、增民利3个方面把握好工程的定位。
刘明介绍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、全面总结地方经验做法基础上,研究制定了《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覆盖各类城市,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优先推进,通过在城市社区、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,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、进社区。
刘明表示,组织实施好这项重大民生工程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,努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。可以从惠民生、暖民心、增民利3个方面把握好工程的定位。
——推动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居民群众的惠民生工程。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,能够将公共服务资源有机嵌入到成千上万社区、把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送到千家万户,让优质服务在步行范围可及,让群众在家门口、楼底下享受优质服务,可以有效解决群众接送、跑腿之难,实现养老托育“离家不离社区”,有效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成本。
——将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暖民心工程。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,让养老托育、社区助餐、家政便民、健康服务、体育健身、文化休闲、儿童游憩等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走进社区,不断完善社区功能,让社区真正做到为民、便民、安民,成为承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。
——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民利工程。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,就是要坚持人往基层走、钱往基层投、政策向基层倾斜,科学配置资源,精准满足需求,将社区服务融入万家灯火、送进千家万户,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增进民生福祉,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刘明强调,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,做好这件“关键小事”和“民生大事”,要靠各地区、各部门共同努力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切实加强组织实施,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压实各方责任,确保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落地见效。 【编辑:于晓】
中新网福州11月27日电 (记者 闫旭)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詹晨辉27日在福州表示,与金门、马祖通水、通气、通电、通桥(简称“新四通”),事关金门、马祖同胞的民生福祉,福建省高度重视相关项目,积极推进取得实效。
今年9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》(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提出,加快推进厦门与金门通电、通气、通桥;推进福州与马祖通水、通电、通气、通桥。
在当天举行的福建省贯彻落实《意见》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一场)上,詹晨辉介绍了相关情况。
通水方面,自2018年正式通水以来,福建已累计向金门供水超3000万吨,占金门县自来水厂日常供水量的73%,有效保障了金门生活生产用水。今年2月,总投资31.3亿元的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开工建设,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向金门供水保障水平。
向马祖供水方面,福建已完成向马祖管道供水福州陆上侧工程,累计向台湾船只生活补水310吨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,未来将参考向金门供水工程的经验,规划从连江引水,经海底铺设管网对马祖供水。
通电方面,两岸有关企业、行业协会、专家学者多次就通电议题对接、交流,大陆有关方面已完成相关技术方案。向金门、马祖通电项目福建侧换流站已核准。
通气方面,福建目前已基本具备LNG罐箱供气条件。
通桥方面,向金门、马祖通桥项目已形成规划和工程技术方案,并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,正结合“十四五”规划持续优化福建侧路网衔接工程。
詹晨辉说,近日,厦金大桥厦门侧项目——厦门第三东通道已开工建设。
“为顺利推进与金门、马祖通水、通电、通气、通桥等一批项目建设,我们对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实行‘一清单、三优先’管理。”詹晨辉表示,建立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清单,根据实际情况,全部纳入各级重点项目或参照重点项目管理推进,“三优先”即审批优先、要素优先、资金优先。
詹晨辉表示,下一步,福建省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设区市,策划生成更多两岸设施联通、产业合作等项目并纳入清单,按照“一清单、三优先”管理模式积极推进,争取早日实现“应通尽通”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